依法处罚滴滴之下,也是对各企业敲响的警钟 -2022世界杯买球
文/洞察新科技
2021年7月2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关于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同时宣布,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并且,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根据简短的官方声明,“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滴滴出行也因此成为网络安全审查首案。
就在滴滴被提网络安全审查一年后的现在,滴滴依法获得了处罚。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依法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
经查实,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违反《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违法违规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严重、性质恶劣。对于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各处人民币100万元罚款。
从网络安全的角度来看,滴滴的受罚也是对各企业敲响的警钟。当前,网络已成为继海、陆、空、天之外的“第五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安全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上升为国家战略,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说,网络安全,是防线也是底线。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网络安全的“不安全”最直接就表现在数据泄露和各类网络攻击上。在网络时代,确保国家信息安全,对于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性空前增强。信息安全一旦失守,将会对国家政治安全等带来严重威胁。然而,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演进,全球数据泄露以及网络攻击等网络安全事件频繁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更应强化网络安全建设,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有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际上,目前,诸多互联网平台涉及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大量平台通过层层协议由海外注册的企业控股,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挑战。这意味着,从网络安全角度来看,越多涉及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的互联网平台也必然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
一方面,加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建设、全面提升网络安全审查能力是应对网络空间安全风险的内生需求。当前,网络空间安全形势尖锐复杂,供应链风险突出。把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关,是时代赋予审查制度的责任与使命,是应对网络空间安全风险、构筑网络空间安全屏障的内在要求。
另一方面,实行审查制度也是网络空间主动防御的强力手段。我国实施审查制度是针对网络安全风险的主动防御行为,是贯彻《国家安全法》所列四类国家安全审查与监管制度之一。从目标上说,则是为了防止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扰或破坏,防止重要数据被窃取、泄露、毁损,保证业务连续性。
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安全与个人、企业乃至国家都休戚相关,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进化,网络安全挑战也在不断变化和增加。因此,网络安全治理也必须更快地进化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经受得住实战的考验。